查古籍
小儿有忽然气塞耳聋,此由风入于脑,停滞于太阳经。古法主疏风清火(如导赤散加防风,煎服)或用通窍丸(如 雄石一钱、真麝香五厘,共为细末,以枣研烂,和为一丸,如枣核大),棉裹塞鼻中。又以生铁一小块,热酒泡过,含口内,须臾气即通,亦即不聋矣。
〔真按〕小儿耳忽暴聋,不过火盛气逆,非若中年老年之气虚血虚肾虚者可比。内以菊花、木通、石菖蒲,煎服。外以细辛、木通,石菖蒲各一分,真麝香二厘,共为细末,棉裹塞耳中即通。或用虎耳草,又名倒垂莲,捣汁,略加枯矾,灌入耳中,则耳窍开,而自不聋矣。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小儿有忽然气塞耳聋,此由风入于脑,停滞于太阳经。古法主疏风清火(如导赤散加防风,煎服)或用通窍丸(如 雄石一钱、真麝香五厘,共为细末,以枣研烂,和为一丸,如枣核大),棉裹塞鼻中。又以生铁一小块,热酒泡过,含口内,须臾气即通,亦即不聋矣。
〔真按〕小儿耳忽暴聋,不过火盛气逆,非若中年老年之气虚血虚肾虚者可比。内以菊花、木通、石菖蒲,煎服。外以细辛、木通,石菖蒲各一分,真麝香二厘,共为细末,棉裹塞耳中即通。或用虎耳草,又名倒垂莲,捣汁,略加枯矾,灌入耳中,则耳窍开,而自不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