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儿科萃精》 切周岁脉

    作者: 陈守真

    小儿一岁有病,则当切脉,但部位甚小,只以一指诊之,而寸、关、尺三部。胥在其中。切脉法分别详列于下。

    一息者,人之一呼一吸也。至者,脉之至数也。一息六至,为和平之脉,则曰无病。

    浮脉者,轻取皮肤之上,故曰浮。其病在表,主外感风寒。

    沉脉者,重按筋骨之间,故曰沉。其病在里,主内伤饮食。

    数脉七至或八至,主病在六腑,属阳也。

    迟脉四至或五至,主病在五脏,属阴也。

    滑脉如珠,往来流利,病主痰盛。

    涩脉滞涩,往来艰难,病主血少。

    芤脉者中取无力,病主失血。

    微脉者,按之微细,若有若无,病主怯弱之证。

    洪脉者,来时虽盛,去时无力,病主火热。

    促脉者,数而时止,病主惊痫。

    结脉者,缓而时止,病主积聚。

    紧脉者,左右如转索之象,沉紧病主腹痛。浮紧病主感寒。

    弦脉者,端直如张弓弦,病主停饮。

    浮中沉三部无力,为虚,虚为不足。

    浮中沉三部有力,为实,实为有余。

    洪紧者,痘疹欲发也。

    大小不匀者,中恶之证也。

    一息三至,是虚寒之极。九至十至,乃火热太甚。若一息只一至二至,或十一至十二至者,皆不治之症。

    浮散无根又沉,及浮取之不应指,皆难治之脉。

    小儿诊脉,不过如此。凡病之阴、阳、表、里、虚、实。仍当合望闻问三者。参考而得病情矣。

更多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