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儿科萃精》 初生胎赤

    作者: 陈守真

    儿生头面肢体,赤若丹涂,名曰胎赤,此因孕妇过食辛热之物,历久热毒凝结,蕴于胎中所致,古法用清热解毒汤(如生地、黄连、金银花、薄荷叶、连翘、赤芍、木通、生甘草,引用灯芯等味)。热盛便秘者,古法用蒋氏化毒丹(如犀角、黄连、桔梗、玄参、薄荷叶、生甘草、大黄、青黛,引用灯芯等味)。

    〔真按〕遍体色赤,不热不肿,只用银花、连翘、赤芍、生甘草、灯芯五味,毒可解而热亦可清,即使热盛便秘,再加黄连少许可耳。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王履
  • 作者:
    沈又彭
  • 作者:
    张杲
  •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作者:
  • 作者:
    程杏轩
  •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是总论病证,是治疗法则,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作者:
  • 作者:
    赵濂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