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风寒客肺杏苏先,痰热凉膈白虎煎,泄泻声微参术剂,倒靥作喘归茸痊。
【注】五脏之气皆统于肺,若为邪干,则肺气窒塞,气道不利,故发为喘也。实者,声粗有力而长;虚者,声微无力而短。痘初发热,以至既出之后,或喷嚏频频,或鼻流清水,此风寒客肺而喘也,杏苏饮主之。有食热痰积,上冲作喘者,此火炎肺金也,宜凉膈白虎汤治之。泄泻后元气下陷,此脾气不足而喘也,人参白术散主之。有痘浆灌至半足,忽倒靥而喘者,此中气大亏也,参归鹿茸汤主之。
杏苏饮
苏叶 枳壳(麸炒) 桔梗 葛根 前胡 陈皮 甘草(生) 半夏(姜炒)杏仁(炒,去皮、尖) 茯苓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杏苏饮治肺伤风,苏叶枳桔葛根从,前胡陈皮生甘草,半夏杏仁白茯苓。
凉膈白虎汤
薄荷 连翘(去心) 石膏(生) 知母(生) 黄芩 甘草(生) 栀子 大黄 朴硝
引用粳米,水煎服。
【方歌】凉膈白虎治火喘,薄荷连翘共石膏,知母黄芩生甘草,栀子大黄配朴硝。
人参白术散
藿香 白术(土炒) 葛根 木香(煨) 甘草(炙) 白茯苓 人参
【方歌】脾虚白术散如神,藿香白术共葛根,木香甘草茯苓配,人参加入扶元真。
参归鹿茸汤(方见灌浆证治)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风寒客肺杏苏先,痰热凉膈白虎煎,泄泻声微参术剂,倒靥作喘归茸痊。
【注】五脏之气皆统于肺,若为邪干,则肺气窒塞,气道不利,故发为喘也。实者,声粗有力而长;虚者,声微无力而短。痘初发热,以至既出之后,或喷嚏频频,或鼻流清水,此风寒客肺而喘也,杏苏饮主之。有食热痰积,上冲作喘者,此火炎肺金也,宜凉膈白虎汤治之。泄泻后元气下陷,此脾气不足而喘也,人参白术散主之。有痘浆灌至半足,忽倒靥而喘者,此中气大亏也,参归鹿茸汤主之。
杏苏饮
苏叶 枳壳(麸炒) 桔梗 葛根 前胡 陈皮 甘草(生) 半夏(姜炒)杏仁(炒,去皮、尖) 茯苓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杏苏饮治肺伤风,苏叶枳桔葛根从,前胡陈皮生甘草,半夏杏仁白茯苓。
凉膈白虎汤
薄荷 连翘(去心) 石膏(生) 知母(生) 黄芩 甘草(生) 栀子 大黄 朴硝
引用粳米,水煎服。
【方歌】凉膈白虎治火喘,薄荷连翘共石膏,知母黄芩生甘草,栀子大黄配朴硝。
人参白术散
藿香 白术(土炒) 葛根 木香(煨) 甘草(炙) 白茯苓 人参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脾虚白术散如神,藿香白术共葛根,木香甘草茯苓配,人参加入扶元真。
参归鹿茸汤(方见灌浆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