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备急千金要方》 灸法

    作者: 孙思邈。

    嗽,灸两乳下黑白际各百壮,即瘥。又以蒲当乳头周匝围身,令前后正平,当脊骨解中,灸十壮。又以绳横量口中,折绳从脊,灸绳两头边各八十壮,三报,三日毕。两边者是口合度。灸从大椎数下行,第五节下第六节上,穴在中间(即神道穴)。随年壮。并主上气。

    灸手屈臂中横纹外骨捻头,得痛处十四壮。

    上气咳嗽,短气气满,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壮。

    上气咳逆短气,风劳百病,灸肩井二百壮。

    上气短气,咳逆胸背痛,灸风门热府百壮。

    上气咳逆,胸满短气牵背痛,灸巨阙、期门各五十壮。

    上气胸满咳逆短气,灸云门五十壮。

    上气咳逆,胸痹背痛,灸胸堂百壮,不针。

    上气咳逆,灸膻中五十壮。

    上气气闭,咳逆咽冷声破喉猜,灸天瞿五十壮(一名天突)。

    逆气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心中咳逆,泄疰腹满,喉痹颈项强,肠痔痔血,阴急鼻衄骨痛,大小便涩,鼻中干,烦满狂走易气,凡二十二病,皆灸绝骨五十壮。穴在外踝上三寸宛宛中。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陈三山
  • 本草著作。《友渔斋医话》丛书之第六种。1卷。清黄凯钧(退庵)撰。刊于嘉庆七年(1812年)。选临床常用药物309味,不分部类,大致按植物、矿物、动物为序排列。每药简明扼要地介绍其临症运用要点,所附个人经验,每出新意,甚切实用。现存初刊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作者:
  • 作者:
    杜文燮
  • 作者:
  • 作者: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吴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