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地竹(图缺),又名土余竹、地余竹。生于郊野。无花,就地生小软枝,高一、二寸,叶似家竹,亦非淡竹,乃地竹也。味苦。无毒。采取为末,治男妇老幼,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或疳疾伤眼,服之,其效如神。同苦蒿尖马鞭梢尖 枸杞尖 共捣为泥,遇暴赤火眼,左眼塞左鼻,右眼塞右鼻,效。
──务本卷一上
地竹,气味苦。无毒。主治骨蒸劳烧,虚劳发热。服之能退五经之热,兼利小便。
──模板卷八
(公元 280 年? )晋.王熙(叔和)着。十卷。搜集后汉以前的医学著作,阐述脉象 24 种,并论述脏腑、经络 、病证、治则、预后等。
地竹(图缺),又名土余竹、地余竹。生于郊野。无花,就地生小软枝,高一、二寸,叶似家竹,亦非淡竹,乃地竹也。味苦。无毒。采取为末,治男妇老幼,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或疳疾伤眼,服之,其效如神。同苦蒿尖马鞭梢尖 枸杞尖 共捣为泥,遇暴赤火眼,左眼塞左鼻,右眼塞右鼻,效。
──务本卷一上
地竹,气味苦。无毒。主治骨蒸劳烧,虚劳发热。服之能退五经之热,兼利小便。
──模板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