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双尾参(图缺),叶似地草果,开白花,根分双尾,似人参形。生山中大川中,滇中 山亦有。气味甘、甜,性微寒。无毒。专治男妇老幼一切风痰昏迷,五癫或怔忡,如有人捕捉之状。久服,消痰镇惊,安神定魄,用之效。即气癫、色癫可解。一治妇人生一胎后,久不生产。服之暖宫,调血,顺经,亦可妊也。一治胎前产后,血积冲心,神效。采叶,治小儿惊风,即七日内外皆愈。
──模板卷三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双尾参(图缺),叶似地草果,开白花,根分双尾,似人参形。生山中大川中,滇中 山亦有。气味甘、甜,性微寒。无毒。专治男妇老幼一切风痰昏迷,五癫或怔忡,如有人捕捉之状。久服,消痰镇惊,安神定魄,用之效。即气癫、色癫可解。一治妇人生一胎后,久不生产。服之暖宫,调血,顺经,亦可妊也。一治胎前产后,血积冲心,神效。采叶,治小儿惊风,即七日内外皆愈。
──模板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