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地卷草(图缺),生石上或贴地,绿细叶自卷成虫形。一名虫草,一名抓地松。
民族地区呼为石上青苔,俗呼地卷丝,作菜食。味甘,寒。无毒。采取晒干为末听用,治鼻血效。治一切跌打损伤,骨碎筋断,手足痿软,煮酒常服即愈。不可生用,生则破血。
──务本卷一上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地卷草(图缺),生石上或贴地,绿细叶自卷成虫形。一名虫草,一名抓地松。
民族地区呼为石上青苔,俗呼地卷丝,作菜食。味甘,寒。无毒。采取晒干为末听用,治鼻血效。治一切跌打损伤,骨碎筋断,手足痿软,煮酒常服即愈。不可生用,生则破血。
──务本卷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