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得配本草》 石菖蒲

    作者: 严西亭

    秦皮、秦艽为之使。恶麻黄、地胆。忌饴糖、羊肉、铁器。

    辛、苦、温。入手少阴、足厥阴经气分。宣五脏,通九窍。温肠胃,治霍乱,疗湿痹,愈疮疥,止心痛,祛头风,除中恶,杀诸虫,皆其通气之力也。配白面,治肺虚吐血。配破故纸,治赤白带下。配蛇床,搽阴汗湿痒。灌生汁,苏卒中。浴浓汤,治温疟。佐四君,治下痢噤口。佐犀角、地黄,治神昏。(热邪去,则胞络清。)捣末, 猪心蒸食,治癫痫。生溪间者不可用。种于瓦器中,一寸九节者佳。取鲜者洗净去毛,木器捣碎,犯铜铁令人吐逆。治痢,米泔浸蒸熟用。治风,桑枝同蒸。通心气,蜜炒捣汁服。解巴豆、大戟毒。

    心喜散而恶塞,亦喜敛而畏散。石菖蒲实心脏所大忌也。苟非确见心气之结,不宜轻用,用亦不过为诸药之使,五六分而止。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薛己
  •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作者:
  •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作者:
  •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作者:
  • 《外科精要》(公元 1263 年)宋.陈自明(良甫)着。三卷。以外科命名之较早者。对痈疽疮疡等症的因症诊治等,尤其对痈疽的浅深、寒热、虚实、缓急、吉凶生死的辨析,集各家之言,并自立要领 而成书。

    作者:
  • 作者:
  • 作者:
    徐直銈
  • 作者:
    赵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