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名花蕊石
酸、涩、平。入厥阴经血分。化血为水。掺金疮、跌扑损伤、犬咬至死者。得川芎、甘菊、防风、白附子、大力子、炙甘草为末,每服腊茶下五分,治多年障翳。配黄丹,掺脚缝出水。配童便,治产妇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
硫黄四两、乳石一两为末,坭固晒干,入瓦罐内坭封烘干,火 为末,水飞晒干,瓷瓶收用。内火逼血妄行者禁用。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一名花蕊石
酸、涩、平。入厥阴经血分。化血为水。掺金疮、跌扑损伤、犬咬至死者。得川芎、甘菊、防风、白附子、大力子、炙甘草为末,每服腊茶下五分,治多年障翳。配黄丹,掺脚缝出水。配童便,治产妇恶血奔心,胎死腹中,胎衣不下。
硫黄四两、乳石一两为末,坭固晒干,入瓦罐内坭封烘干,火 为末,水飞晒干,瓷瓶收用。内火逼血妄行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