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过忍小便,致令转胞,滑石末,葱头汤调下二钱。
一妇人年四十,怀妊九个月转胞,小便不出三日矣。下脚急肿,不堪存活,其脉悴,右涩而左稍和,盖由鲍食,而气伤胎系,弱不能自举,而下遂压着膀胱,转在一偏,气急为其所闭,所以窍不能出也。转胞之病,大率如此,予遂制一方补血养气,既正胎系自举而不坠,方有可安之理。用人参、当归身尾、白芍药、白术、带白陈皮、炙甘草、半夏、生姜,浓煎汤,与四帖,至次早天明,以四帖药滓作一服煎,强令顿饮之,探喉令吐此药汤,小便大通黑水后、遂以此方加大腹皮、枳壳、青葱叶、缩砂仁,作二十帖与之,以防产前、产后之虚,果得就蓐平安,产后亦健。
一妇人怀胎,患转胞病,两脉似涩,重则弦,左稍和,此得之忧患,涩为血少气多,弦为饮。血少则胎弱,而不能自举,气多有饮,中焦不清而隘,则胎知所避而就下,故喜坠。以四物汤加参、术、半夏、陈皮、生甘草、生姜煎,空心饮,随以指探喉中出药汁,候少顷气定又与一帖,次早亦然,至八帖安。此法恐不中,后又治数人,亦效,未知果何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