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痰挟气虚与火。
治痰为主,及补气降火药。此证属痰者多,无痰则不能作眩。又有湿痰者,有火多者。左手脉数多热,脉涩有死血;右脉实痰积,脉大必是火病。一本云∶火病当作久病,盖久病之人,气血俱虚而痰浊不降也。
湿痰者,二陈汤;火多者,二陈加酒片芩;挟气虚与相火者,亦治痰为主,兼补气降火,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
一老妇患赤白带一年半,只是头眩,坐立不久,睡之则安,专治带,带病愈,其眩亦愈。
(公元 1695 年)清.张温(路玉、石顽)着。十六卷。采集历代名家方论,编次成书。门类依据王肯堂《证治准绳》,方药主治多依撩《薛己医案》、张介实《景岳全书》,并结合自己的体会予以参订。
痰挟气虚与火。
治痰为主,及补气降火药。此证属痰者多,无痰则不能作眩。又有湿痰者,有火多者。左手脉数多热,脉涩有死血;右脉实痰积,脉大必是火病。一本云∶火病当作久病,盖久病之人,气血俱虚而痰浊不降也。
湿痰者,二陈汤;火多者,二陈加酒片芩;挟气虚与相火者,亦治痰为主,兼补气降火,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
一老妇患赤白带一年半,只是头眩,坐立不久,睡之则安,专治带,带病愈,其眩亦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