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丹溪手镜》 发黄(六十一)

    作者: 朱丹溪

    发黄由湿热相交也,主在脾经。

    有热盛而黄者身黄色如橘子,甚者染衣如柏。

    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必发黄。

    又头汗,身无汗,小便不利,渴饮水浆,此为瘀热在里也,茵陈汤、五苓散。

    又有内热已盛,被火者,亦发黄也。

    邪风被火热,两阳相熏灼,其身黄也。

    伤寒身黄发热者,此外热也,宜栀子柏皮汤以散之。

    有湿黄者身如熏黄,虽黄而色暗不明也。

    伤寒发汗后,身目为黄者,寒湿在里不解故也。

    有蓄血下焦,身黄者脉沉结,小腹硬,而小便自利,如狂,宜抵当汤下之。

    不治证

    寸口无脉,鼻气出冷者死。

    体如烟熏,直视摇头,为心绝也死。

    环口黧黑,柔汗发黄,为脾绝也死。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郑寿全,字钦安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刘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