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衄血、火升、痰盛、身热,多退血虚,四物汤加减用。戴云∶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是;呕血者,呕全血者是;咯血者,毋咳出皆是血疙瘩;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惟有各名色分六,俱是热证,但有虚实新旧之不同。或妄言为寒者,误也。
【入方】
青黛 栝蒌仁 诃子 海粉 山栀
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丸。噙化。咳甚者,加杏仁去皮尖,后以八物汤加减调理。
【附方】
黄 散治咳血成劳。
甘草(四钱) 黄 麦门冬 熟地黄 桔梗 白芍(各半两)
上 咀。每服半两,水煎服。
茯苓补心汤治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痿黄,五心烦热,咳嗽唾血。
茯苓 半夏 前胡 紫苏 人参 枳壳(炒) 桔梗 甘草 葛根(各半分) 当归(二两) 川芎(七钱半)陈皮 白芍(各二两) 熟地黄上 咀。水姜枣煎。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三卷。
北宋.王洙录传《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卷辨伤寒、中卷论杂病、下卷载其方、并疗妇人。林亿取《金匮玉函要略方》的杂病和有关的附方, 编为《金匮要略方论》。 内容包括内科杂病、妇科、急救、饮食禁忌等 25 篇,计 262 方。
衄血、火升、痰盛、身热,多退血虚,四物汤加减用。戴云∶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者是;呕血者,呕全血者是;咯血者,毋咳出皆是血疙瘩;衄血者,鼻中出血也;溺血,小便出血也;下血者,大便出血也。惟有各名色分六,俱是热证,但有虚实新旧之不同。或妄言为寒者,误也。
【入方】
青黛 栝蒌仁 诃子 海粉 山栀
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丸。噙化。咳甚者,加杏仁去皮尖,后以八物汤加减调理。
【附方】
黄 散治咳血成劳。
甘草(四钱) 黄 麦门冬 熟地黄 桔梗 白芍(各半两)
上 咀。每服半两,水煎服。
茯苓补心汤治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痿黄,五心烦热,咳嗽唾血。
茯苓 半夏 前胡 紫苏 人参 枳壳(炒) 桔梗 甘草 葛根(各半分) 当归(二两) 川芎(七钱半)陈皮 白芍(各二两) 熟地黄上 咀。水姜枣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