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风经五脏大虚惊悸安神定志方。
茯神 防风(各三两) 人参 远志 甘草 龙骨 桂心 独活(各二两) 白术(一两)
酸枣(一升) 细辛 干姜(各六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风虚满、颈项强、心气不定不能食方。
茯神 麦门冬(各四两) 人参 远志 羌活 当归 甘草 紫石英 五味子(各一两)半夏 黄 防风(各三两) 酸枣(三升) 生姜(五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枣仁至一斗,去枣,纳余药煎取三升半,每服七合,日三夜二。
(公元 1150 年)宋.刘昉(方明)着。四十卷。论病源形色、初生病及小儿各科疾病,分为 40 门,每门又各分子目。
《幼幼集成》(公元 1750 年)清.陈复正(飞霞)着。六卷。辨惊风及对小儿勿滥用寒凉,以免伤败脾胃等,均有较好见解。阐述小儿病的病因治疗比较详备。
治风经五脏大虚惊悸安神定志方。
茯神 防风(各三两) 人参 远志 甘草 龙骨 桂心 独活(各二两) 白术(一两)
酸枣(一升) 细辛 干姜(各六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治风虚满、颈项强、心气不定不能食方。
茯神 麦门冬(各四两) 人参 远志 羌活 当归 甘草 紫石英 五味子(各一两)半夏 黄 防风(各三两) 酸枣(三升) 生姜(五两)
上十四味 咀,以水一斗三升煮枣仁至一斗,去枣,纳余药煎取三升半,每服七合,日三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