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此之。
麻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浓朴(一尺去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渐加。以知为度。
歌曰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一本。
浓男元犀按。脾为胃行其津液也。今胃热而津液枯。脾无所行而为穷约。故取麻仁、杏仁多脂治在脾而取缓。欲脾不下泄其津液。而小便数已还津液于胃中。而大便难已也。
蔚按。古今权量尺寸不同。考之内台方。麻仁四两。杏仁六两。芍药、枳实各二两。浓朴三
《普济方》(公元 1406 年)明.朱橚等撰。 共168卷。凡 1960 论,2175 类、778 法、61739 方 239 图。 收载方剂最多。《本草纲目》中附方有不少是从此书采录的。
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难。其脾为约。此之。
麻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炙。)大黄(一斤去皮。)浓朴(一尺去上六味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渐加。以知为度。
歌曰一升杏子二升麻。枳芍半斤效可夸。黄朴一斤丸饮下。缓通脾约是专家。(一本。
浓男元犀按。脾为胃行其津液也。今胃热而津液枯。脾无所行而为穷约。故取麻仁、杏仁多脂治在脾而取缓。欲脾不下泄其津液。而小便数已还津液于胃中。而大便难已也。
蔚按。古今权量尺寸不同。考之内台方。麻仁四两。杏仁六两。芍药、枳实各二两。浓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