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桔梗(三分)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上二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余于浅注全录之。此照内台方及张氏本节之。)歌曰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去声)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去声)寒实结胸细辨医蔚按。巴豆辛热。能散寒实而破水饮。贝母开胸结。桔梗开肺气。不作汤而作散。
取散以散之之义也。进热粥者。助巴豆之热势以行之也。进冷粥者。制巴豆之热势以止之也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桔梗(三分)贝母(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上二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余于浅注全录之。此照内台方及张氏本节之。)歌曰巴豆熬来研似脂。只须一分(去声)守成规。更加桔贝均三分。(去声)寒实结胸细辨医蔚按。巴豆辛热。能散寒实而破水饮。贝母开胸结。桔梗开肺气。不作汤而作散。
取散以散之之义也。进热粥者。助巴豆之热势以行之也。进冷粥者。制巴豆之热势以止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