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原料:茯苓5g、桂枝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阳化气行水。
用途:心阳上逆所致心悸、奔豚、眩晕;痰饮阻遏心阳所致胸闭闷、咳喘、背心冷;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症见阳气虚弱者;顽固性风心病症见心阳不足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原料:茯苓5g、桂枝3g、乌龙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阳化气行水。
用途:心阳上逆所致心悸、奔豚、眩晕;痰饮阻遏心阳所致胸闭闷、咳喘、背心冷;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症见阳气虚弱者;顽固性风心病症见心阳不足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