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噎隔一病,古人论之甚详,尚有似隔非隔之证,犹未言及。文兄令堂年届四旬,病经数月,初时不能食饭,后并米饮俱不能咽,强之即吐,隔证无疑。然每日尚可啖干面 数枚,思古人论隔证,不出胃脘枯槁四字。又称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今既不能食饭,何独能食面?且饮汤即吐,干食反安,理殊不解,与逍遥散,数服不应。考《张氏医通》有饮鹅血法,行之又不验,更医多方图治,亦不效,因劝勿药,两载后可食面汤并精猪肉。今十余年,肌肉不瘦,起居如常,亦奇证也。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噎隔一病,古人论之甚详,尚有似隔非隔之证,犹未言及。文兄令堂年届四旬,病经数月,初时不能食饭,后并米饮俱不能咽,强之即吐,隔证无疑。然每日尚可啖干面 数枚,思古人论隔证,不出胃脘枯槁四字。又称阳气结于上,阴液衰于下,今既不能食饭,何独能食面?且饮汤即吐,干食反安,理殊不解,与逍遥散,数服不应。考《张氏医通》有饮鹅血法,行之又不验,更医多方图治,亦不效,因劝勿药,两载后可食面汤并精猪肉。今十余年,肌肉不瘦,起居如常,亦奇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