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潘氏室女,年十五岁,初患腹痛,驯至咳嗽寒热,形瘦食少,诊脉细数,询经事愆期三月。
予曰∶瘵证也。辞不治。未百日而殁。历见妇人咳嗽寒热,脉数经闭者,多不可治,若室女更无一生。任用补虚清热,解郁调经诸法,总无灵效。求诸古训,鲜有良法。惟《金匮》载有大黄 虫丸,及百劳丸二方,喻氏阐发其义,窃思此证当其初起,血痹不行,痨瘵将成未成之际,即以此药投之,祛旧生新,或能图功,亦未可料。倘迁延时日,元气已衰,则无及矣。识此质诸明哲。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潘氏室女,年十五岁,初患腹痛,驯至咳嗽寒热,形瘦食少,诊脉细数,询经事愆期三月。
予曰∶瘵证也。辞不治。未百日而殁。历见妇人咳嗽寒热,脉数经闭者,多不可治,若室女更无一生。任用补虚清热,解郁调经诸法,总无灵效。求诸古训,鲜有良法。惟《金匮》载有大黄 虫丸,及百劳丸二方,喻氏阐发其义,窃思此证当其初起,血痹不行,痨瘵将成未成之际,即以此药投之,祛旧生新,或能图功,亦未可料。倘迁延时日,元气已衰,则无及矣。识此质诸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