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内经只有积饮之说,并无痰证之名。至仲景始立四饮之名,而痰饮居其一。今后世相传,必者必以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证。但察其形气病气,本非有余者,皆虚痰也。此则但宜调补,若或攻之,无不危矣。总之治痰之法,但能使元气日强,则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为害,而且充助胃气。若元气日衰,则水谷津液,无非痰尔。随去随生,有能攻之使尽,而且保元气无恙者乎。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苟不辨其虚实,而欲一概攻之。如王隐君所论,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而不知日后之患哉。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标者,虽不可执,亦不可窃也。详列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四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01年2月28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2001年2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内经只有积饮之说,并无痰证之名。至仲景始立四饮之名,而痰饮居其一。今后世相传,必者必以者或以劳倦,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或脉见细数,脏无阳邪,时为呕恶泄泻气短声喑等证。但察其形气病气,本非有余者,皆虚痰也。此则但宜调补,若或攻之,无不危矣。总之治痰之法,但能使元气日强,则痰必日少。即有微痰,亦自不能为害,而且充助胃气。若元气日衰,则水谷津液,无非痰尔。随去随生,有能攻之使尽,而且保元气无恙者乎。故善治痰者,惟能使之不生,方是补天之手。苟不辨其虚实,而欲一概攻之。如王隐君所论,内外百病皆生于痰,悉用滚痰丸之类。其亦但知目前,而不知日后之患哉。诸家治痰之法,多有治其标者,虽不可执,亦不可窃也。详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