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力。(肾消即下消,乃上消中消之传变,饮一溲二,溲如膏油。王注曰∶肺主气,气则气能管束津液,其精微者,荣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随溲下如膏油也。)茯苓黄连花粉萆熟地黄覆盆子人参元参(一两)蛇床子(七钱五分)鸡茯苓降心火而交肺肾,连清脾火而泻心。石斛平胃热而涩肾,熟地元参生肾水,覆盆蛇床固而止渴,毋乃心地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治肾消,因中消之后,胃热入肾,消烁肾脂。令肾枯燥,遂致此疾。两腿渐细,力。(肾消即下消,乃上消中消之传变,饮一溲二,溲如膏油。王注曰∶肺主气,气则气能管束津液,其精微者,荣养筋骨血脉,余者为溲。肺病则津液无气管摄,而精随溲下如膏油也。)茯苓黄连花粉萆熟地黄覆盆子人参元参(一两)蛇床子(七钱五分)鸡茯苓降心火而交肺肾,连清脾火而泻心。石斛平胃热而涩肾,熟地元参生肾水,覆盆蛇床固而止渴,毋乃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