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仲景)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先治其水,隙治其厥,不尔,水渍入必作利也。(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亦寒汗出不渴者。(经曰∶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汗渴,为邪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故令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公元 1158 年)宋.撰人未详.二十卷.自医工论至疵靥论,述小儿初生至成童的疾病,凡 100 论, 论后附方.
《小儿药证直诀》(公元 1114年)宋.钱乙(仲阳)着。三卷,上卷论证、中卷述医案、下卷记载药方,在儿科方面有不少创见 。
(仲景)治伤寒水气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先治其水,隙治其厥,不尔,水渍入必作利也。(太阳证饮水过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动不自安也。)亦寒汗出不渴者。(经曰∶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汗渴,为邪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遗溺。
茯苓桂枝(二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淡能渗水,甘能宁心助阳,故用茯苓。辛能散饮,温能发汗解肌,故用姜桂。益土可以制水去生姜,加白术,名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仲景)。治伤寒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故令饮和中,益阳固卫。)金匮用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