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误传惊风各症,《集成》辨之甚详。然恐习俗相沿,骤不能辨,故另采数条于后。
庄氏《福幼编》曰∶急惊属实热,清热即所以治急惊;慢惊属虚寒,温补即所以治慢惊。二症有寒热之殊,用药有云泥之别。《景岳全书》曰∶急惊之候,壮热痰壅,搐搦反张,牙关紧急,口中气热,颊赤唇红,饮冷便结,小便赤,脉浮洪数。慢惊之候,多由吐泻,气微神缓,昏睡露睛,痰鸣气促,惊跳搐搦,或乍发乍静,身凉身热,或肢体逆冷,或口唇青赤,面色淡白,脉迟缓或见细数。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误传惊风各症,《集成》辨之甚详。然恐习俗相沿,骤不能辨,故另采数条于后。
庄氏《福幼编》曰∶急惊属实热,清热即所以治急惊;慢惊属虚寒,温补即所以治慢惊。二症有寒热之殊,用药有云泥之别。《景岳全书》曰∶急惊之候,壮热痰壅,搐搦反张,牙关紧急,口中气热,颊赤唇红,饮冷便结,小便赤,脉浮洪数。慢惊之候,多由吐泻,气微神缓,昏睡露睛,痰鸣气促,惊跳搐搦,或乍发乍静,身凉身热,或肢体逆冷,或口唇青赤,面色淡白,脉迟缓或见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