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常见病自测》 五 中医语言异常辨病

    当语言异常时,除西医治疗外,中医治疗亦很重要。故将中医语言异常辨病摘录如下:

    中医认为“言为心声”,故语言的异常多为心的病变。沉默寡言者多属虚证、寒证。烦躁多言者多属实证、热证。语声低微,时断时续者,多属虚证,语声高亢有力者,多属实证。

    (1)谵语谵语是以神志昏迷,语无伦次,声高有力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因热扰心神所致,属实证。

    (2)郑声郑声是以神志昏迷,语言重复,声音低微,时断时续为特征的一种病症。多由心气大损,神无所依而致,属虚证。

    (3)独语指患者于无人时独自言语,喃喃不休,见人便止的一种病症,多因心气大亏,神失所养而致,属虚证。

    (4)错语是指患者语言错乱,但说后又自知讲错的一种病症。错语有虚实之别,实证可由痰湿、瘀血、气滞阻遏心窍、神明迷乱而致。虚证则因思虑过度、心脾两亏而成。

    (5)呓语睡时多言、咬字不清、意思不明,称为“呓语”。多因心火、胆热、或胃气不和所致。

    总之,在语言异常的上述过程中,失音、答非所问、认知性失语、独语等一般都能引起患者注意而到医院就诊。唯独对于嘶哑一症,许多患者简单地认为急、慢性咽炎而自服抗菌素、含片治疗。其实,通过以上讨论,我们知道声音嘶哑的病因很多,除咽炎外,单纯性甲状腺肿、喉癌、纵膈肿瘤、甲状腺肿瘤等都可引起嘶哑,对于肿瘤患者,若自服抗菌素治疗往往贻误了治疗,所以对于慢性声音嘶哑,应引起足够重视,到医院系统检查。

更多中医书籍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作者:
    李用粹
  • 作者:
    唐慎微
  • 作者:
    张璐
  •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作者:
    滑寿
  • 作者:
    李中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