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常见病自测》 第二章 神色形态辨病

    神就是人的精神状态;色就是指面部皮肤的颜色与光泽;形就是指人形体的强弱肥瘦及机体各部的形态;态就是指人的姿态,包括动静姿态,异常动作以及与疾病有关的体位变化。神色形态,都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古人常说:“有诸内者,必形于外。”意思就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外在表现形式,都可以通过它的外在表现形式来了解其本质的一面”。具体到一个人来说,我们便可以通过观察他全身的神、色、形、态的变化来了解他的健康与否。一个健康人的精神、色泽、形体、动态都有其正常的表现,一有反常,便是病态。

    医生对病人疾病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在病人走进诊室时所表现出来的神、色、形、态来获得的。比如一个病人捂着肚子走进诊室并呻吟不止,这时医生会马上想到这个人可能是腹痛,便将注意力集中到腹部疾患上,再通过其他诊疗方法为病人做出准确的诊断及治疗。所以,无论是中医或是西医都将观察神、色、形、态摆在诊断的第一步,可见神、色、形、态的观察在对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愿读者通过以下关于如何观察神色形态的介绍,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更多中医书籍
  • 清 黄元御 著

    黄元御医书总目录

    《素问悬解》《灵枢悬解》《难经悬解》《伤寒悬解》《金匮悬解》《伤寒说意》

    《四圣心源》《素灵微蕴》《四圣悬枢》《长沙药解》《玉楸药解》

    作者:
  • 作者:
    李中梓
  • 作者:
    吴坤安
  • 作者:
    严则庵纂辑、裘庆元辑
  • 《伤寒明理论》(公元 1156 年)金.成无己着。三卷。对于《伤寒论》的 50 个证作了分析此较。 附方论一卷,论仲景方 20 首的方义。

    作者:
  • (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作者:
  • 作者:
    刘完素
  • 作者:
    任越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