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一、看苔色。(详后)。
二、看舌质。(质亦有色,又有大小湿热之症,舌质胀大,满口边有齿印。血热之症质色紫)。
三、看舌尖。(白苔满舌,尖有红刺,勿用温燥之药)。
四、看舌心。(四边有苔,中无,或中有直裂,或有直槽或横裂)。
五、看燥润。(以手摸之,或滑润或燥刺棘手,有看似润而摸之燥者,有看似燥而摸之滑者)。
六、看舌边。(苔色与边齐否)。
七、看舌根。(根后有无苔色接续,有无大肉瘤)。
八、看变换。(观其变与不变)。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一、看苔色。(详后)。
二、看舌质。(质亦有色,又有大小湿热之症,舌质胀大,满口边有齿印。血热之症质色紫)。
三、看舌尖。(白苔满舌,尖有红刺,勿用温燥之药)。
四、看舌心。(四边有苔,中无,或中有直裂,或有直槽或横裂)。
五、看燥润。(以手摸之,或滑润或燥刺棘手,有看似润而摸之燥者,有看似燥而摸之滑者)。
六、看舌边。(苔色与边齐否)。
七、看舌根。(根后有无苔色接续,有无大肉瘤)。
八、看变换。(观其变与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