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 循 经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侠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中。
〖注〗足太阴脾经之脉,起于足大趾之端隐白穴也。从隐白循指内侧白肉际,大都穴也。从大都过核骨后,太白穴也。从太白循公孙穴、商丘穴,上内踝前廉,三阴交穴也。
从三阴交上 内循胫骨后,漏谷穴也。从漏谷交出厥阴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也。从阴陵泉上膝股内前廉,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也。从冲门入腹,属脾络胃,循行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穴而上行咽喉,侠咽、连舌本,散舌下也。其支者,从胃之络,别行上膈,注心中,以交于手少阴心经也。
《时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陈念祖(修园)着。二卷。 选择常用方剂 108 首,按性质分为十二类,叙理简明,便于学习。
《时病论》(公元 1882 年)清.雷丰(少逸)着。八卷。阐述四时的“伏气”、“新感”等急性热病,立法清晰,为有关温热病 重要著作之一。
太阴脾起足大趾,上循内侧白肉际,核骨之后内踝前,上 循 经膝里,股内前廉入腹中,属脾络胃与膈通,侠喉连舌散舌下,支络从胃注心中。
〖注〗足太阴脾经之脉,起于足大趾之端隐白穴也。从隐白循指内侧白肉际,大都穴也。从大都过核骨后,太白穴也。从太白循公孙穴、商丘穴,上内踝前廉,三阴交穴也。
从三阴交上 内循胫骨后,漏谷穴也。从漏谷交出厥阴之前,地机穴、阴陵泉穴也。从阴陵泉上膝股内前廉,血海穴、箕门穴、冲门穴也。从冲门入腹,属脾络胃,循行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等穴而上行咽喉,侠咽、连舌本,散舌下也。其支者,从胃之络,别行上膈,注心中,以交于手少阴心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