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脱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因此正常肠粘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由于乳糖及其它双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粘膜与肠腔渗透压的改变,使液体进入肠腔而造成渗透性腹泻。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皮细胞可变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数肠粘膜细胞尚正常。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空泡变性,内质网中有多量轮状病毒颗粒。
(公元 1359 年)元.滑寿(伯仁)着。一卷。以浮、沉、迟、数、滑、涩六脉为纲,论述脉象及辨脉之法,甚有心得。
《诸病源候论》(公元 610 年)隋.巢元方着。五十卷。 共分 67 门、1720 节,详载各科疾病的病因、病状。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脱落,代之以缺乏消化酶的鳞形或方形上皮细胞。因此正常肠粘膜上存在的绒毛酶如麦芽糖酶、蔗糖酶、乳糖酶均减少,导致吸收功能障碍。由于乳糖及其它双糖不能被消化吸收而滞留在肠内,造成肠粘膜与肠腔渗透压的改变,使液体进入肠腔而造成渗透性腹泻。
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十二指肠及空肠,上皮细胞可变为方形或不整形,但多数肠粘膜细胞尚正常。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空泡变性,内质网中有多量轮状病毒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