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蒟箬的球茎。
【性味】辛,寒。有毒。
【功效】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痈疗肿毒等症。
本品有消肿解毒的功效,治痈疗肿毒,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连翘等配合应用。或单用本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但不可过久,以免发泡。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瘰历结核等症;近年来临床上有入用本品治癌肿、脑瘤等病。
【处方用名】蒟箬、魔芋、鬼蜡烛、蛇六谷(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八钱,煎服(本品有毒,须煎二小时以上,滤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
《串雅内外篇》(公元 1759 年)清赵学敏(恕轩)撰。四卷。为赵氏记录整理著名“铃医”(走方医)宗柏云的学术经验,并为之增删而成。书中记载多种治法及有效方剂,要求做到简、验、便、廉。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蒟箬的球茎。
【性味】辛,寒。有毒。
【功效】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痈疗肿毒等症。
本品有消肿解毒的功效,治痈疗肿毒,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连翘等配合应用。或单用本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但不可过久,以免发泡。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瘰历结核等症;近年来临床上有入用本品治癌肿、脑瘤等病。
【处方用名】蒟箬、魔芋、鬼蜡烛、蛇六谷(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八钱,煎服(本品有毒,须煎二小时以上,滤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