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查古籍
作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丰年间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陈师文等撰。十卷。收集当时医家及民间常用有效方剂,剂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当时的配方手册。
《汤头歌诀》(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着。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进之、海藏)撰。三卷。依据《内经》有关药理的论述,以及张洁古《珍珠囊》和李杲《 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等,对于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较为深入。
【药用】本品为等轴晶系天然的磁铁矿石。
【性味与归经】辛、寒。入肝、肾经。
【功效】重镇安神,纳气平喘,益肾潜阳。
【临床应用】1.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征忡,失眠,惊痫等症
磁石重镇安神,且有益肾平肝的功能,常与朱砂配合应用,以治各种心神不安的病症。
2.用于肾虚气喘。
磁石有益肾镇纳的功,故适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引起的虚喘病症,可以配合熟地、五味子等药同用。
3.用于头晕目眩,眼目昏糊,耳鸣耳聋等症。
磁石有平肝潜阳之功,故对肝肾阴虚、浮阳上越引起的头晖目眩等症,可配合龙骨、牡蛎等药同用;如果肾虚目视不明,磁石又能养肾明目,可配朱砂、六曲等同用;对于肾虚引起的耳鸣、耳聋等症,由于磁石有养肾之功,故为临床所常用,常与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灵磁石、活磁石(生用,以有吸铁能力者为佳)、呆磁石(生用,失去吸铁能力者,功力较差)、煅磁石(将磁石放烈火中煅烧,趁热放醋中淬之,质地松脆,便于研末制丸散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先煎。
【按语】1.磁石功能重镇安神、潜阳纳气,主要用于肾虚肝旺的症候。肾开窍于耳,肾虚则耳不聪,且不能摄纳肺气而致喘逆。肝开窍于目,肝阴不足则肝阳上越而致眼目昏眩;肝火上亢又往往上扰心火而玫心神不安。前人说它能“坠炎上之火以定志,引肺脏之气以入肾”,无非是说明它有镇降潜纳的功效。
2.磁石与朱砂相比较,重镇安神之功虽不如朱砂,但它能潜阳纳气,却是朱砂所没有的。
【方剂举例】磁朱丸《千金方》:磁石、辰砂、六曲。治眼目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