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药用】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菝的未成熟的果穗。
【性味与归经】辛、热。入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
【临床应用】用于胃寒呕吐及脘腹疼痛等症
本品辛热,善走肠胃,能温胃腑沉冷,又解大肠寒郁,功能温中散寒,故对胃寒引起的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等症,常与厚朴、广木香、高良姜等配合应用。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牙痛,如《本草纲目》附方中,用荜菝为末揩之,另煎苍耳汤漱去涎。
【处方用名】荜菝(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方剂举例】荜菝丸《世医得效方》:荜菝、炮姜、丁香、附子、吴茱萸、高良姜、胡椒、山茱萸、豆蔻。治泄泻之属于寒者。
《脾胃论》(公元 1249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三卷。依据临床实践,结合医学理论,认为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最为 重要,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张。
(公元 682 年)唐.孙思邈着。三十卷。是《千金要方》的补编,主要内容有药物、伤寒、妇人、小儿 、杂病、色脉、针灸等,伤寒部分增加了张仲景《伤寒论》别本,更为珍贵。
【药用】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菝的未成熟的果穗。
【性味与归经】辛、热。入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
【临床应用】用于胃寒呕吐及脘腹疼痛等症
本品辛热,善走肠胃,能温胃腑沉冷,又解大肠寒郁,功能温中散寒,故对胃寒引起的脘腹疼痛、呕吐、腹泻等症,常与厚朴、广木香、高良姜等配合应用。
此外,本品又可用治牙痛,如《本草纲目》附方中,用荜菝为末揩之,另煎苍耳汤漱去涎。
【处方用名】荜菝(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方剂举例】荜菝丸《世医得效方》:荜菝、炮姜、丁香、附子、吴茱萸、高良姜、胡椒、山茱萸、豆蔻。治泄泻之属于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