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查古籍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鼠曲草的全草。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经。
【功效】化痰止咳。
【临床应用】用于咳嗽痰多、气喘等症。
鼠曲草有化痰止咳之功,不论寒嗽或热咳,皆可应用。如咳嗽痰多无其他兼症者,可单用本品一味煎服,能使痰液分泌减少而奏止咳之功。用治肺寒咳嗽,可与半夏、白芥子、旋覆花等配伍;用治肺热喘咳,可与前胡、瓜蒌、竹茹、葶苈子、桑白皮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高血压症,有降压作用。
【处方用名】鼠曲草、佛耳草、鼠曲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单味可用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三奇散《本草纲目》:鼠曲草、款冬花、熟地黄。治一切咳嗽、不问近久,昼夜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