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外科正宗》(公元 1617 年)明.陈实功(若虚,毓仁)着。四卷。所叙疾病百余种,每病列病理、症状、诊断、治法、成败病案,最后选列方剂。既重视内治,也强调外治,既主张早期手术,又反对滥施针刀。对截肢术、下颔正复术、死骨剔除术、鼻瘜肉摘除术、痔漏手术等有所发展。
《外科理例》(公元 1531 年)明.汪机(石出、省之)着。七卷,附方一卷。分 154 门、附方 165 个。主张治外科必须根据人体内部的情况,然后求之于外。
《外科精义》(公元 1335 年)元.齐德之着。二卷。参诸家方论有关疮肿之说,首载诊候,次论血、气、色、脉、后叙痈、疽、疮、肿的治疗等。强调整体观念,倡导攻补兼施。
【药用】蔷薇科草本植物龙牙草AgrimoniapilosaLedeb.的地上部份。
【性味与归经】苦、平。归肝、肺、脾经。
【功效】止血,补虚
【临床应用】1.用于多种出血病症。
仙鹤草功能止血,作用广泛,可用于身体各部份出血病症,且无论寒、热、虚、实者均可应用。可单独服用,也可配合其它止血药同用,常与旱莲草相须为用。如属于血热妄行,可配合凉血、止血如鲜生地、赤芍、丹皮、侧柏叶、藕节等品;如用于虚寒性出血,可配伍益气补气、温阳止血如党参、黄耆、熟地、白芍、炮姜、灶心土、艾叶等品。
2.用于脱力劳伤。
本品又有补虚强壮作用,可用治脱力劳伤之症,民间称之为“脱力草”,常与大枣同煎服。
【处方用名】仙鹤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五钱,大剂量一两至二两,煎服。
【按语】仙鹤草味苦性平,功擅止血,能治各部位出血病症,无论寒热虚实皆可应用,作用显著,往往用为主药,可视病因兼夹情况适当配伍之。民间用治脱力劳伤,称之为“脱力草”亦殊有功也。此外,《滇南本草》称本品能有治疗赤白痢的记述,但现在临床上只用它止血与补虚两方面的作用,关于治痢这一点,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