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中药学》 白花蛇(附:乌梢蛇)

    【药用】?科动物五步蛇Agkistrodonacutus(Gunther)的干燥尸体。

    【性味与归经】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定惊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急,以及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祛风通络,透骨搜风作用,故对风湿痹痛、筋脉拘急等症,可配伍豨签草、独活、威灵仙等药同用;治口眼喎斜、语言蹇涩,或筋脉挛急、肌肉麻痹等症,可与全蝎、当归、羌活、白芷等配伍应用,或浸酒服。

    2.用于破伤风,惊风抽搐。

    本品又能定惊止痉,可治破伤风,痉挛抽搐及小儿惊风痉厥,配伍乌梢蛇、蜈蚣等药同用。

    此外,白花蛇又可用于痲疯,疥癣,具有祛风攻毒之效,可与乌梢蛇、雄黄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白花蛇?肉蛇(为五步蛇,去内脏,烘干用)、金钱白花蛇(为银环蛇的幼体,烘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吞服1--2g。

    【附药】乌梢蛇:即游蛇科动物乌梢蛇除去内脏的干燥体。性味甘,平。归肝经。功效与白花蛇相近而药力较弱。用量一钱至三钱,煎服研末每次2--3g。

    【按语】1.白花蛇甘咸而温,专入肝经,祛风通络止痹痛,定惊止痉宁抽搐,且外达皮肤,又为痛风疥癣之要药,迨为祛风攻毒之功耳。

    2.金钱白花蛇功同白花蛇而力更胜之,乌梢蛇之性能亦同于白花蛇,而效则弱之。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主中风湿痹不仁,筋脉拘急,口面窝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大风疥癞及暴风搔痒,脚弱不能久立。」

    《本草经疏》:「风者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蛇性走窜,亦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风药至病所,自脏腑而达皮毛也。」

更多中医书籍
  • 作者:
  • 作者:
    洪遵
  • 作者:
    曾世荣
  • 作者:
    曹世荣
  • 作者:
    李珣
  • 本书是河南省杞县解放前的名医翟竹亭先生的遗著,曾于一九六三年由开封专署卫生局以石印本问世,此由开封医学专科学校张茂珍等在石印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凡十七门,二百三十七案。各门有总论,说明病源同异;每病有医案,辨证论治,方法简便。重以温疫险恶证案,内外妇幼各科杂证兼备,所论简而要,治方奇而效。最可嘉者,即治而不效、失败的误诊教训,亦详为记载。可供临床医师参考运用。

    作者:
  • 作者:
    顾德华
  • 作者:
    赵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