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查古籍
《医学正传》(公元 1515 年)明.虞抟(天民)着。八卷。分门论证,以朱震亨的学说为主,参以张仲景、孙思邈、李杲之说,并结合抒发己见。
(公元 1764 年)清.徐大桩(灵胎、洄溪)着。二卷。分为“经络脏腑”“脉”“病”“方药”“治法”“书论”“古今”七门,论医学的源流利弊,议论通达。但有时也不免矫枉过正。
(公元 1565 年)明.楼英(全善)着。四十卷。包括总论,脏腑疾病、伤寒、妇人、小儿、运气等,记载病证治法,方药,对于金元医家的学说收载较多。
【药用】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微寒。入肾、胃经。
【功效】凉血,退虚热。
【临床应用】用于阴虚发热,小儿疳热等症。
银柴胡退热而不苦泄,为清虚热的要药,常与青蒿、地骨皮等药同用。
【处方用名】银柴胡(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按语】银柴胡和柴胡不是同一科属的植物,功效亦异。柴胡清轻上升,善于达表泄热,且能疏肝解郁,临床应用较为广泛;银柴胡只用于凉血,专清阴分不足之虚热,既无升散透发的力量,亦无疏肝的功效。
【方剂举例】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银柴胡、栀子、连翘、黄芩、人参、川芎、桔梗、甘草、龙脑薄荷。治小儿肝疳,烦渴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