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络一十有五,有横络、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络穴说
络穴正在两经中间,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尽处,手腕后高骨缝间列缺是也。
内为手太阴肺经,外为手阳明大肠经,列缺穴交两经之中。若刺络穴,表里皆活,他皆仿此。
络穴辨
流注六十六穴内,无此一十五络穴,一十二经,每经络各有一络穴,外有三络穴。阳跷络在足太阳经,阴跷络在足少阴经,脾之大络,在足太阴络,此一十五络穴之辨。
《明医杂着》(公元 1549 年)明.王纶(节斋)着。六卷。内容为医论、诸证、小儿证治等,此书也受朱震亨学说的影响。
络一十有五,有横络、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络穴说
络穴正在两经中间,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尽处,手腕后高骨缝间列缺是也。
内为手太阴肺经,外为手阳明大肠经,列缺穴交两经之中。若刺络穴,表里皆活,他皆仿此。
络穴辨
流注六十六穴内,无此一十五络穴,一十二经,每经络各有一络穴,外有三络穴。阳跷络在足太阳经,阴跷络在足少阴经,脾之大络,在足太阴络,此一十五络穴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