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
  • 《针灸集成》 腰背

    作者: 廖润鸿

    腰背痛者肾气虚弱而当风坐卧触冷之致也脏病不离其处腑病居处无常膀胱经及肝胆经主之宜用缸灸每处针刺每处缸灸七次神效腰痛不能屈伸肾俞委中尾穹骨上一寸七壮自处左右各一寸七壮○又方曲HT横纹头四处各三壮将其竹着后脊骨于其竹上灸随年壮后即藏其竹勿令病患得知腰脊疼痛溺浊章门百壮膀胱俞肾俞委中次气海百壮腰痛腹鸣胃俞年壮大肠俞三阴交太溪太冲神阙百壮老人腰痛命门三壮肾俞年壮腰背伛偻肺俞期门各三七壮风池七壮又方脊骨旁左右突起浮高处以针深刺灸五百壮至七八百壮若病歇则不必尽其数矣腰肿痛昆仑委中太冲通里章门

更多中医书籍
  • 《温热经纬》(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着。五卷。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丰 富。

    作者:
  • (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柳宝诒
  • 《温疫论》(公元 1642 年)明.吴有性(又可)着。二卷。阐述瘟疫系戾气从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其传变有九,辨证治疗和伤寒不同。

    作者:
  • 作者:
    高秉钧
  • 《温病条辨》(公元 1798 年)清.吴瑭(鞠通)著。六卷。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作者:
  • 作者:
  •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