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查古籍
《医贯》(公元 1687 年)明.赵献可(养葵)着。六卷。发明《薛立斋医案》之说,以命门真火、真水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论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桩怍《医贯贬》予以批评。
《医门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着。六卷。依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及诸杂证而分门别类。每门分论、法、律三项。论是总论病证,法是治疗法则,律是指出医生在治疗上的过失。
《原机启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维德着。二卷,又附录一卷。论眼病根源,制方要义,并附方义。附论眼病若干种,也较详明。
头者诸阳之会故曰头无冷痛欲以针治宜刺手足诸阳经不宜头部者何也针者能于引气若刺头部则诸阳之气并郁于头其热难可止抑或为不省人事者必须引泻手足诸阳经故曰扬汤止沸莫如抽薪若气不能引气者或痰厥头痛者必灸头部穴乃能获痊者何则艾之性热者灸之则使其热发散寒者灸之则使其寒温和入药则上行艾灸则下行故也手之三阳从手走之头足之三阳从头走之足足阳明胃经面络入上齿挟口下交承浆下颐前至耳前循喉咙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上下阳明经皆挟鼻孔也欲泻诸阳之气先刺百会次引诸阳热气使之下行比之如开砚滴之上孔也若热极不能下气者以细系颈则头额太阳及当阳血络自现即以三棱针贯刺其血络弃血如粪神效○此法与惜血如金之言大不同然奇效良方之法也老人不宜多出血然可以出血者施头痛及眼疾赤目等症全用泻去其他诸症宜平补平泻伤风为热者乃风为木木生火故也头目臃肿胸胁肢满肘内血络及陷谷多出血立瘥偏头痛目KTKT不可忍风池头维本神患左治右患右治左皆留针十呼引气即瘥神效○两眼外上锐发动脉各灸三壮立效面苍黑行间中封肾俞肝俞尺泽合谷下三里头面风瘅发作一二日赤肿形如火烂突起如棒子或如润太因渐广大气息奄奄急以三棱针乱刺当处及四畔赤晕不计其数多出恶血片时即苏色变如常翌日更观未尽处及新量针刺随肿随针则神效宜临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