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凡点穴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孔穴不正则徒烧其肌肉虚忍痛楚无益于事(千金)○凡点穴坐点则坐灸立点则立灸卧点则卧灸坐立皆宜端直若一动则不得真穴(入门)○古者用绳度量绳多出缩取穴不准今以薄竹片点量分寸疗病准的亦有用蜡纸条量者但薄篾易折蜡纸亦粘手惟取稻秆心量却易尤胜于用纸之伸缩也(资生)○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子细安详用心者乃得真穴耳(千金)○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穴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下手即得便快即云阿是灸刺皆验入门云天应穴是也(资生)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凡点穴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无令拳缩坐点无令俯仰立点无令倾侧孔穴不正则徒烧其肌肉虚忍痛楚无益于事(千金)○凡点穴坐点则坐灸立点则立灸卧点则卧灸坐立皆宜端直若一动则不得真穴(入门)○古者用绳度量绳多出缩取穴不准今以薄竹片点量分寸疗病准的亦有用蜡纸条量者但薄篾易折蜡纸亦粘手惟取稻秆心量却易尤胜于用纸之伸缩也(资生)○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子细安详用心者乃得真穴耳(千金)○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穴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下手即得便快即云阿是灸刺皆验入门云天应穴是也(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