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古人灸艾炷大。便用洗法。以赤皮葱薄荷煎汤温洗疮周遭。约一时久。驱逐风邪于疮口出。
更令经脉往来不涩自然疾愈。若灸火。退痂后。用东南桃枝青嫩皮。煎汤温洗。能护疮中诸风。若疮黑烂加胡荽煎洗。若疼不可忍加黄连煎神效○如不应灸而误灸之。灸疮痛不可忍。
以致飞肉成片。名曰飞蝶。宜用大黄芒硝煎浓汁。频洗灸处。痛仍不止。可将此药吃一二杯。即除矣。
(公元 659 年)唐.李绩(苏敬)撰。五十四卷。原书已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包括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收载药物 844 种, 详细介绍性味、产地、效用等 。
学术价值: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书。开创图文对照之先例。
古人灸艾炷大。便用洗法。以赤皮葱薄荷煎汤温洗疮周遭。约一时久。驱逐风邪于疮口出。
更令经脉往来不涩自然疾愈。若灸火。退痂后。用东南桃枝青嫩皮。煎汤温洗。能护疮中诸风。若疮黑烂加胡荽煎洗。若疼不可忍加黄连煎神效○如不应灸而误灸之。灸疮痛不可忍。
以致飞肉成片。名曰飞蝶。宜用大黄芒硝煎浓汁。频洗灸处。痛仍不止。可将此药吃一二杯。即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