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次五禁篇之后)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涩结不舒)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音抛。溲脬。)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绻。不分。约。束也)阴者(阴器)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
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透心若空也)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入而复去)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苦通于骨其气复从口齿而出)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
《冷庐医话》(公元 1897 年)清.陆以湉(定圃)着。五卷。卷一论“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求医”“诊法”“ 用药”;卷二论古人今人,古书今书;卷三、四、五论病,推究每证的虚实原委,指出医家的利弊。近人从陆氏《冷庐杂识》中摘出其论医语作为补编 。
(公元495 ~ 499 年)南齐、龚庆宣着。五卷。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有外伤、痈疽、湿疹、疥癣等。对疔疽引起的脓毒血症的早期治疗,外伤肠出的医护,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术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次五禁篇之后)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弗能出入也(涩结不舒)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音抛。溲脬。)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绻。不分。约。束也)阴者(阴器)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
受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营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透心若空也)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入而复去)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苦通于骨其气复从口齿而出)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