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1578 年)明.李时珍(东璧.濒湖)着。
五十二卷。 作者用了近三十年时间编成, 收载药物 1892 种,附药图 1000 余幅,阐发药物的性味、主治、用药法则、产地、形态、采集、炮制 、方剂配伍等,并载附方 10000 余。 本书有韩、日、英、法、德等多种文 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学术价值:
集我国16世纪之前药学成就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之百科全书。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隐居)注。七卷。原书己佚,内容尚散见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农本草经》基础上进行整理, 又增药 365 种, 分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类。
学术价值:
首创用自然属性分类方法。确立综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黄帝问曰∶岁之所以皆同病者,何气使然?少师对曰∶此八正之候也。候此者,常以冬至之日。风从南方来者,名曰虚风,贼伤人者也。其以夜半至者,万民皆卧而不犯,故其岁民少病。其以昼至者,万民懈惰而皆中于邪风,故民多病。虚邪入客于骨而不发于外,至其立春,阳气大发,腠理开。有因立春之日,风从西方来,万民皆中虚风。此两邪相搏,经气结代,故诸逢其风而遇其雨者,名曰遇岁露焉。因岁之和而少贼风者,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
曰∶虚邪之风,其所贵贱何如,候之奈何?曰∶正月朔日,风从西方来而大,名曰白骨。将国有殃,人多死亡。正月朔日,平旦西北风行,民病多,十有三也。正月朔日,日中北风,夏,民多死(一作多病)者。正月朔日,平旦北风,春,民多死者。正月朔日,夕时北风,秋,民多死者。正月朔日,天时和温不风,民无病;大寒疾风,民多病。二月丑不风,民多心腹病。三月戌不温,民多寒热病。四月巳不暑,民多瘅病。十月申不寒,民多暴死。诸所谓风者,发屋拔树,扬沙石,起毫毛,发腠理者也。风从其冲后来者,名曰虚风,贼伤人者也,主杀害,必谨候虚风而谨避之。避邪之道,如避矢石,然后邪弗能害也。
风从南方来,名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其气主为热。
风从西南方来,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肉,其气主为弱。
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
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之脉,脉绝则泄,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
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
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儿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湿。
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于肌,其气主为体重。
凡此八风者,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患。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虚一实,则为淋露寒热。犯其雨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邪,如避矢石。其三虚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曰∶四时八风之中人也,因有寒暑。寒则皮肤急,腠理闭;暑则皮肤缓,腠理开。贼风邪气,因得以入乎?将必须八正风邪,乃能伤人乎?曰∶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不得以时。然必因其开也,其入深,其内亟(一作极)也疾,其病患也卒暴;因其闭也,其入浅以留,其病人也徐以迟。曰∶其有寒温和适,腠理不开,然有卒病者,其故何也?曰∶人虽平居,其腠理开闭缓急,固常有时也。夫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故月满则海水西盛,人血气积,肌肉充,皮肤致,毛发坚,腠理 , 垢着。当是之时,虽遇贼风,其入浅,亦不深。至其月郭空,则海水东盛,人血气虚,其卫气去,形独居,肌肉减,皮肤缓,腠理开,毛发薄,垢泽。当是之时,遇贼风,其入深,其病患卒暴。曰∶人有卒然暴死者,何邪使然?
曰∶得三虚者其死疾;得三实者邪不能伤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人气乏少,因为贼风邪气所伤,是谓三虚。故论不知三虚,工反为粗。若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