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六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项强,脊痛,身热,疔疮。
[配伍] 配陶道、内关治间日疟;配合谷(泻法)、委中(放血)治疔疮;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痛;配身柱、至阳治背痛;配胆俞、阳陵泉、太冲治黄疸。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
(公元 1231 年)金.李杲(东垣、明之)着。二卷。辨外惑、内伤的区别。凡精神刺激、饮食不调等引起的疾病为内 伤病,其治疗着重于调理脾胃、说明与六淫外感病的证治有别。
[定位]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六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六胸神经后支内侧支。
[主治] 咳嗽,气喘,项强,脊痛,身热,疔疮。
[配伍] 配陶道、内关治间日疟;配合谷(泻法)、委中(放血)治疔疮;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痛;配身柱、至阳治背痛;配胆俞、阳陵泉、太冲治黄疸。
[刺灸法] 斜刺0.5~1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