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配伍] 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配肝俞治白翳;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大椎、间使、胆俞、肝俞治疟疾。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
(公元 1241 年)宋.施发(政卿)着。三卷。先总论脉法,次辨明 24 种脉的形象和主病,最后叙述伤寒杂病 等 21 类病证的生死脉法,及妇人病脉、胎脉和小儿病的脉法等。
[定位] 在头部,当瞳孔直上入前发际0.5寸,神庭与头维连线的中点处。
[解剖] 在额肌中;有额动、静脉;布有额神经内、外支会合支。
[主治] 头痛,目眩,目赤痛,流泪,目翳,鼻塞,鼻渊,耳聋,小儿惊痫,热病。
[配伍] 配阳谷、腕骨、申脉治风眩;配肝俞治白翳;配大椎、腰奇、水沟、十宣治中风昏迷癫痫;配大椎、间使、胆俞、肝俞治疟疾。
[刺灸法] 平刺0.5~0.8寸;可灸。
[附注] 足太阳、少阳、阳维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