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鼻中毛出,昼夜可长一、二寸,渐渐粗圆如绳,痛不可忍,摘出复生。此因食猪羊血过多所致。
乳香(灯草拌炒)、硇砂各一两,为末,饭丸如梧子大。每空心临卧各服十丸,滚水送下,自然退落。
庚生按∶硇砂疑是硼砂之误。盖硇砂即猛且烈,能化血肉为水,即肆中伪充之盐硇,亦猛烈。盐苦,断不能用至如许之多,切宜加慎为是。
《证治准绳》(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损庵)着。一百二十卷。分为“证治”“伤寒”“疡医”“幼科”“女科”“类方 “等六部份。内容丰富,参验脉证,辨析透彻,对用药的寒温攻补没有偏见。此书又称为《六科准绳》。
《银海精微》(公元 682 年)原题唐.孙思邈着。二卷。论眼科诸证甚为明晰,治疗也不偏于补泻寒温。
治鼻中毛出,昼夜可长一、二寸,渐渐粗圆如绳,痛不可忍,摘出复生。此因食猪羊血过多所致。
乳香(灯草拌炒)、硇砂各一两,为末,饭丸如梧子大。每空心临卧各服十丸,滚水送下,自然退落。
庚生按∶硇砂疑是硼砂之误。盖硇砂即猛且烈,能化血肉为水,即肆中伪充之盐硇,亦猛烈。盐苦,断不能用至如许之多,切宜加慎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