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 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配伍] 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肾经络穴。
《外科启玄》(公元 1604 年)明.申斗垣(拱宸、子极)着。十二卷。论述外科各病证治,有图有方,叙述内服外敷,针灸灸烙、熏点、刀割等法,都切实可行。
作者:祁宏源,清代医家。浙江山阴县人。其祖祁坤为太医院判,精于外科。宏源家学渊源,亦精于外科医理,奉敕与吴谦同修《医宗金鉴》,其中之《外科心法》多为其家之经验,并以其祖之《外科大成》为蓝本修订而成。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 有胫后动脉跟内侧支;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及胫神经的跟骨内侧神经。
[主治] 咳血,气喘,腰脊强痛,痴呆,嗜卧,足跟痛,二便不利,月经不调。
[配伍] 配太溪、神门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配行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配鱼际治虚火上炎之咽痛。
[刺灸法] 直刺0.3~0.5寸;可灸。
[附注] 肾经络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