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解剖] 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配伍] 配大肠俞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附注] 足太阳经所入为“合”。
《卫生宝鉴》(公元 1343 年)元.罗天益(谦甫)着。二十四卷,补遗一卷。内容为“药误永鉴”、“名方类集”、“药类法象“、“医验纪述”。补遗主要论述外感、伤寒等证。
(公元 752 年)唐.王焘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许多医药著作,编为 1104 门,载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医著作之一。
[定位] 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解剖] 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皮下有股腘静脉,深层内侧为腘静脉,最深层为腘动有股后皮神经,正当胫神经处。
[主治] 腰痛,下肢痿痹,腹痛,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配伍] 配大肠俞治腰痛。
[刺灸法] 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
[附注] 足太阳经所入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