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 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项痛,目痛,鼻塞。
[配伍] 配大椎治头项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
(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
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
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著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 意见。
[定位] 在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旁开1.3寸平枕外隆凸上缘的凹陷处。
[解剖] 有枕肌;有枕动、静脉;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主治] 头项痛,目痛,鼻塞。
[配伍] 配大椎治头项痛。
[刺灸法] 平刺0.3~0.5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