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 配三阴交治痛经;配隐白治崩漏。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足太阴经郄穴。
《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 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解剖] 在胫骨后缘与比目鱼肌之间;前方有大隐静脉及膝最上动脉的末支,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有胫神经。
[主治] 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配伍] 配三阴交治痛经;配隐白治崩漏。
[刺灸法] 直刺1~1.5寸。
[附注] 足太阴经郄穴。